游戲本來是用來消遣娛樂的,但是多元化的走向讓其成為有顏色的一種。我們平常見到的游戲都是些普遍容易接受的,可也有一些讓人難以接受的,例如,血腥,暴力,畫面恐怖,重口味等等。
游戲行業自誕生起就一直處在爭議當中。歐美校園頻發的槍擊案往往以暴力游戲作為注腳。游戲也是社會的映射,是人們宣泄生活壓力的去處,但虛擬世界越來越真實,也必然影響到一部分人的正常生活。然而當電子游戲成了替罪羊,被粗暴否決和封禁也不是理智的行為。開發商運營商對人性的堅守和玩家個人是非價值觀的堅定是關鍵。今天游俠視頻站就為盤點十大飽受爭議的游戲。
10、《薔薇法則》——畫面過激
作為幾個由于爭議的威脅而被迫取消在英發售的游戲之一,《薔薇法則》這部恐怖生存游戲在歐洲還是遇到了些挫折。該游戲在畫面上透著濃郁的哥特風。劇情有暴力、性暗示和同性愛的成分,隨著游戲的深入我們還會看到一些更加過激的畫面,主角被澆水、封口、活埋后扔進了污物室,過度性感的少女被昆蟲羞辱等橋段也層出不窮。
9、《質量效應》——色情尺度
兩性尺度問題在游戲里絕對是老生長談,但是在《質量效應》的爭議內容上,大眾媒體自行捏造了一些荒謬的東西,以滿足自己的炒作需要。不過游戲中的確有許多啪啪啪鏡頭,同性的,異性的,甚至異種族的,讓人咋舌。
8、《抵抗:滅絕人類》——宗教問題
游戲中,在虛擬的曼徹斯特大教堂進行的戰斗場面激發了英國國教會領導人的爭議。他們稱,索尼不應該讓玩家在一個已經有槍支問題的城市開槍,如此“褻瀆神靈”的舉動不可原諒。即使在索尼公司對外致歉之后,官員們仍然沒有滿意。宗教問題可不是兒戲。
7、《俠盜獵魔》——暴力虐殺
游戲的爭議之處在于,玩家處決敵人的那些殘酷的畫面和方式。游戲包含了3個等級的處決,等級越高,殘忍度也越高。《俠盜獵魔》還鼓勵玩家盡可能用最殘忍的方式殺死敵人。所有的內容都是暴力,真實的暴力,毫無理性。
6、《生化危機5》——種族歧視
恐怖求生大作《生化危機》系列的正統續作。但是媒體更關注的似乎是游戲中的種族歧視,一個白人男性對游戲里的非洲人民大殺特殺。這次,克里斯打的不是僵尸,是黑人暴民。確定不是《生化危機:使命召喚》?
5、《仇恨》——反人類
游戲以純粹的殺人為終極奧義,用血腥殘忍的方式挑戰著人類的道德底線,如此出格的游戲主題究竟會造就怎樣一款特別的游戲?
4、《俠盜獵車》——暴力犯罪
這款游戲讓玩家可以做出任何事情:殺警察,偷汽車,逃脫追捕和屠殺平民。游戲中一片混亂,卻極具娛樂性。喜歡它的人深深著迷于它極高的自由度和對社會陰暗面的諷刺,討厭它的人則因為它暗含暴力甚至色情內容而對它嗤之以鼻。根據2008和2009年的游戲版吉尼斯世界紀錄,它是史上最富爭議的電子游戲系列,有超過4000篇與之有關的文章得到了發表,其中包括了指控它宣揚暴力、教壞玩家以及與現實犯罪有關系等。
3、《毀滅戰士》——真實殺戮
這款游戲因為暴力的場景和邪惡的畫面,成了電子游戲史上的“爭議之王”。許多時候它被稱為是一款“大屠殺模擬器”,因為它確實很好地再現了真實的殺戮場面。并且,它與1999年美國哥倫拜恩高中的屠殺慘案有關。
2、《真人快打》——殘暴終結技
這款游戲以其過度殘暴和骯臟的暴力而世界聞名。也因為這款游戲,美國建立ESRB制度來審查游戲,并且為暴力的游戲評定適用年齡限制的標簽。這個格斗游戲讓玩家可以扯下敵人的頭顱并且下面還連著一部分脊椎骨。而且還可以在勝利的時候扯出對手的心臟并且握在手中炫耀。
1、《使命召喚:現代戰爭2》——恐怖因子
在這款游戲中的“No Russian”任務中,玩家需要加入恐怖組織,發動一場機場屠殺。如果玩家跳過的話,也只能旁觀恐怖份子的屠殺,或者自己也扣動扳機。而游戲發布之后幾月,莫斯科機場真的發生了一起恐怖襲擊事件,其爭議也達到了最高峰。
應該有不少玩家玩過上面的幾款游戲,是不是感同身受,覺得應該禁止,對心靈,對未成年都是一種保護。
未經允許不得轉載:無限手游網 » 被禁的游戲都有哪些?國內十大禁止玩的游戲